首页 / 市场 / 伪节能正在蔓延 建筑节能急需正本清源

伪节能正在蔓延 建筑节能急需正本清源

  如今,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,大批开发商也在自己的项目中采用了先进节能技术或产品,比如太阳能热水器、断桥铝合金门窗、双层中空的辐射玻璃、进口外保温材料等。但是,手段是否等同于效果,节能技术的简单堆积是否能达到整体节能的效果?
  
 
  新地产记者根据对地产市场的调查,发现“伪节能”已经成为目前干扰建筑节能市场、混淆普通民众视听的一大弊端。“伪节能”指的是在节能行业的“重手段、轻目的”之举,开发商仅仅把节能技术当作项目的卖点之一,对于这些技术是否真正为建筑降低能耗并不关心。其结果往往是,成本提高了,房价提高了,节能效果却微乎其微。


  如何避免“伪节能”的进一步蔓延? 如何让节能住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流?


  真正的节能型住宅:低能耗,高舒适


 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节能型住宅?这一问题引发了各界专家的争议。有专家认为,节能住宅是在房屋的空间设计、室内的采暖设计、小区的环境设计等方面采用了节能技术的地产项目。还有专家认为,只要是达到2005年国家出台的住宅节能标准中规定的65%节能设计标准的住宅就能称为节能住宅。每个人都持有不同的观念。


  其实,早在上世纪70年代,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。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,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。同时,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,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,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。因此,可以说,节能建筑最重要的两条标准,就是低能耗值、高舒适度。


  不过,同样是节能住宅,也有多种多样。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,现在楼市中有很多节能地产项目或是科技地产项目,都可以称作节能住宅,但其档次有很大的区别。比如北京锋尚国际公寓推出的“零能耗”的概念,与按国家规定的65%节能标准建造的住宅有天壤之别,其“告别空调和暖气”的节能设计,花费的设计和建造成本是普通设计房地产项目不可能达到的水平。所以“达到65%设计节能标准的楼盘只能称为节能达标住宅” 。


  建筑节能市场面临难局


  随着对建筑节能的普遍关注,房地产市场上的节能住宅也一下子多了起来。生态住宅、绿色住宅、智能建筑、太阳能建筑等等层出不穷,但是近日五合国际刘力博士表示,目前市场上鼓吹的这些项目,多数只是采用了一、两种节能技术和产品的“伪节能”项目。“采用了太阳能热水器,于是称为节能住宅;采用远程安防系统,就叫做高科技建筑。这样的产品根本就达不到很好的节能效果,更多的是一种炒作概念的行为。”应该说,这些“伪节能”项目的大量存在,使本来就不规范的建筑节能市场更是鱼龙混杂。消费者也因各种真假莫辨的宣告更加无所适从。


  另外,环保节能提高建筑成本,也为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设置了障碍。其实,环保节能建筑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昂贵,事实上,在这一领域,节能技术也针对不同标准的住宅分好几档:低度模式使成本增加50 ~100元/平方米;中度模式使成本增加300~500元/平方米;高度模式使成本增加1200 ~1500元/平方米。


  但是,目前国内真正的节能住宅多是高端项目,启用国外的设计师、应用国外的技术,其成本绝对不菲。以保温玻璃为例,进口保温玻璃每平米最低价是3000元,国产保温玻璃每平米最低价是1000元。虽然进口材料的价格是国产材料的三倍,但国产保温玻璃的保温率只有进口保温玻璃的50%,开发商为了赢得高端客户对于高品质的要求只能选择进口材料。


  如果能够利用国产技术,意味着成本的降低,意味着消费群体的扩大。据了解,目前国内技术在项目中并没有占到主导作用,采用的都是普通节能技术,其核心技术还是以国外为主。这是因为从技术水平的角度,国内普遍建筑设计水平较低,建筑设计人才奇缺而节能住宅的设计难度远在普通住宅之上。这对于国内节能建筑的普及,更是一个棘手的难题。


  给购买节能房找一个理由


  据了解,在中国购买节能住宅的基本都是外国人、有国外生活经历的中国人或是成功的商务人士,他们的节能意识高于普通国人,愿意为节能和持续性发展的环保概念花更多的钱。而普通消费者对于住房的要求价格仍是第一位的。


  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,节能住宅能节省不少空调、暖气的费用,但造价也比普通建筑高10%左右。如果购买一处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,可能就要贵上几万元。而家里每年需要开空调的时间比较有限,大致三四个月的时间,可省的这笔电费其实有限,因此觉得不划算。


  还有的消费者表示“节不节能、节能多少岂能是开发商随口说说就能算数的”。外墙到底有没有加保温材料、性能究竟怎样,都是购房者“听得到看不着”的概念。买这种房子让人觉得不踏实。


  说实在的,在如今建筑节能市场比较混乱的情况下,消费者的任何疑虑都是可以理解的,除了加强宣传,发展一批品质较高、价位合理的节能住宅更容易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。


  如何让节能得到量化


  国家对建筑节能越来越关注,条例以及设计标准颁布了不少,可对建筑节能检测手段或者方法的国家标准却迟迟未出来。对于实际建成的建筑物是否能达到节能要求以及标准,似乎关注度非常低,更缺少相关的检测手段。这样一种“不问结果”的政策环境,必然导致“伪节能”大行其道。


  实际的节能效果才是我们所追求的。如果能制定一套公正规范的建筑节能检测手段,对建好的房子进行实际节能检测,不能达标的房子不能按节能建筑出售,业主可以索赔、退房,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罚。如此一来,哪个开发商敢不把节能做到实处?


  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在纷纷出台建筑节能设计、施工、验收政策的时候,很少能同步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、管理办法及经济性奖励政策;当开发企业不无骄傲地宣布,自己的项目达到节能 50% 、 65% 甚至是 70% 的指标时,似乎也很少有人去认真地思考,这种指标如何考量其真实性与实际意义。


  节能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,不能仅仅是一种口号,不能仅仅是一种“装饰”,建筑节能,需要落到实处,收到实效。

展开全文
安装智能头条APP 看数小智行业点评

为您推荐

返回顶部